2024北京文化論壇專場文藝演出19日晚在北京藝術中心上演。整場演出以中國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為背景,以幾位初次來華的外國朋友探秘中國文化之旅為線索,通過武術、舞蹈、書法、戲曲等多元藝術形式,向全世界展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現(xiàn)代藝術的創(chuàng)新精神,凸顯藝術性、專業(yè)性、開放性、國際性。其中,來自深圳歌劇舞劇院的舞蹈節(jié)目《醒獅詠春》融合了嶺南文化的兩大代表——醒獅和詠春,舞武相融,以藝敘情,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仁、義、勇、智、孝等傳統(tǒng)文化及血脈傳承的精神氣節(jié)。
舞獅和武術同為世界人民認識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它們是閃耀世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彰顯民族精神與文明理念的藝術瑰寶。在這個節(jié)目中,來自芭芭拉小天使藝術團的一群憨態(tài)可掬的小醒獅與三位詠春拳大師:葉問詠春第二代傳人梁錦棠(82歲)、深圳南山區(qū)非遺詠春傳承人梁子權(47歲)、佛山詠春拳葉問宗支非遺傳承人董崇華(46歲),以及以常宏基和王沅琳領銜演出的舞劇《詠春》,上演了一段舞武相融的精彩好戲,現(xiàn)場觀眾掌聲雷動。
舞劇《鎮(zhèn)水神獸》則通過鎮(zhèn)水獸的視角,講述它們與一座古都的約定。北京中軸線近期剛剛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作為北京中軸線上的遺產構成要素之一,始建於元代的萬寧橋見證了北京870多年的古都歷史。橋下的鎮(zhèn)水獸凝視著川流不息的大運河,護佑著萬世康寧的北京城。
舞蹈《永和九年》的藝術靈感,則來源於東晉時期那場人們熟知的山中雅集。被譽為「書聖」的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在雅集中寫出了傳世名作《蘭亭集序》。上海歌劇院舞劇團的演員們用舞蹈之美展現(xiàn)了王羲之的書法藝術與文人情懷,也展現(xiàn)了中華美學與哲學思想的絕妙融合。
穆桂英作為民間傳奇故事的標誌性人物,寄託了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懷和對女性力量的歌頌。戲曲聯(lián)唱《巾幗英雄穆桂英》融合了6種地方戲曲里的穆桂英故事,精彩紛呈,組成了最具歷史傳承與中國特色的舞臺戲劇藝術。
雜技《逐風者?男子集體車技》榮獲了中國雜技行業(yè)最高榮譽「金菊獎」,完美展現(xiàn)了人與自行車的結合。中國曾是「自行車上的國家」,而今天,騎行已經(jīng)成為深受人們歡迎的城市出行和旅遊方式,citywalk和cityride成為年輕人口中的流行詞彙。
孫楠和法國歌唱家依蓮娜?西嘉賀帶來合唱歌曲《傳奇》。「網(wǎng)紅院長」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院長姜鐵紅同著名打擊樂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李真貴攜手,帶來民族舞與街舞切磋、民樂與西洋樂合奏的《鼓舞風華》。《鳳鳴凌霄》則集結了琵琶演奏家方錦龍、鋼琴演奏家孫佳依等藝術家。演員肖戰(zhàn)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引爆全場。柬埔寨公主諾羅敦?珍娜傾情演唱《天涯共此時》,與整場演出主題相呼應。(記者 張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