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鷺江的老城文化一定要走進這條曾經盛極一時的廈門「第一商業(yè)街」——大同路。
繁華已逝,煙火依舊。如今,這條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老街仍以其獨特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韻味吸引著人們探尋的目光。
大同路建成於1926年,由廈門城西門至史巷,長1099米,路面寬9.1米。
以孫中山「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政治理想命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曾更名為人民路,1979年複名。
它的一頭通向大海,靠近輪渡碼頭,毗鄰郵局、海關等重要機構,是海外華僑進出廈門口岸的必經之地,於是有了這條完全由華僑出資購地獨立建房而形成的商業(yè)街。
從1929年到1958年間,大同路一度成為廈門最繁華的商業(yè)街,其與橫竹路交會處的十字路口是上世紀30年代廈門城市發(fā)展的縮影。光看路口四角宏偉卻不失精緻的建築,就可以想像之前的輝煌。
據史料記載,大同路上當時有45家的大小百貨公司、36家金店、20家參行、19家綢布莊、7家五金行等。三大百貨公司的永康成、南泰成、捷克,以及同英布店、瑞芳參行等著名的商家均在大同路上。
1929年中山路建成,由於中山路比大同路更寬、更直,又直通輪渡碼頭,中山路逐漸取代大同路廈門「第一商業(yè)街」的位置。
但曾經的「海上繁華夢」依然鐫刻在大同路的一磚一瓦上,不變的騎樓,靜靜地講述那老時光裏的繁華舊夢。
大同路2-4號
▲原大千旅社,現(xiàn)在的春光酒店。
大同路65-67號
▲「同英絲綢公司」舊址,現(xiàn)為鑫利圓酒店。「同英布店」當年也是大同路上的知名品牌,是廈門老字型大小。
大同路64、66、68號
▲成記公司大樓、瑞芳參行舊址,該建築是1928-1931年間菲律賓蘇姓華僑購地所建,具有典型的「巴洛克裝飾風格」。
大同路145-1號
▲該別墅為清末「廈門新錦成行」的蘇敬庭於1909年購置舊宅翻建而成,是一棟具有連拱形走廊的紅磚洋樓。蘇敬庭因經營有方曾被清政府授予勳章,故該別墅被稱為「商勳別墅」。
繁華已逝,容顏已老。但大同路上的市井煙火卻始終不變,廈門人最市井的生活在大同路的騎樓下隨處可見。
位於大同路73號新打造的大同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也以傳統(tǒng)的閩南紅磚風格講述著大同的歷史故事。
大同印象展示牆、老物件展示櫃濃縮著近百年來的大同時光,「圖說大同」「商業(yè)大同」「傳統(tǒng)大同」「文化大同」,看得見老廈門的風情,也看得見商業(yè)街昔日的輝煌。
廈門茶桌仔曾是廈門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茶肆,如今已不多見,但大同路太安街口的「五湖茶室」仍然以最淳樸的泡茶方式服務著老廈門人。
一張低矮的小桌子,幾把磨得黑亮的竹椅,沏上一壺清茶,點上一份鹹梅糕、脆口酥或貢糖,這份悠長,是廈門人的最愛。
大同路上的小吃店、網紅茶館、糖水鋪、老物件回收店,同樣展現(xiàn)這真實的市井生活,不僅有花生湯、面線糊、鴨肉粥、蝦面等廈門人從小吃到大的早餐,味道質樸無華卻真正暖胃暖心。
也有時興的圍爐煮茶,精緻的咖啡西餐,街巷深處,細數時光悠悠,市井人間,品味美食饕餮。
時光無言,歲月如歌,走在大同路原汁原味的風貌建築讓人遙想當年繁華,穿行在騎樓之下煙火繚繞的廈門市井味道令人回味無窮。
偷得浮生半日閑,到大同路上走一遭,在鷺江的百年老街裏尋味歷史,在熱鬧的市井煙火中體味生活。(來源 思明快報)